来源:《河南日报》(2021年12月20日 第11版)
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
举办“数字中国——院士黄河行”2020智慧黄河论坛
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
□李树华 王靖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指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至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黄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和要求,也为网上买球(以下简称“黄河水院”)专业结构调整、深化内涵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黄河水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为治理和保护黄河而建的学校,一直坚守“治黄河,兴水利,除水患,安定民生,建设国家”的办学初心,勇担“保黄河岁岁安澜”的使命,始终走在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最前列,赢得“黄河流域水利行业的黄埔军校”“黄河技干摇篮”的美誉。新时代,学校秉承“双高”院校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职责,以“双高建设”为契机,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为目标,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抢抓机遇,主动担当,改革创新,为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唱响文化育人大合唱
唤醒黄河文化古老基因
坚守办学初心,让黄河文化的底色“亮”起来。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是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魂”。学校建设黄河文化干部教育学院,实施“文化铸魂”工程,将黄河文化与“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及中原大地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丰富的教育资源相融合,创新发展黄河文化,以文铸魂,为黄河流域培养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管理与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黄河上中下游河道治理工程实践基地,开发专题类、现场类、情景类等特色课程,面向不同的培训对象,提供红色教育、水生态文明教育等思政课程“套餐式”服务。成立黄河文化宣讲团,开展数字水利、黄河文化、高职研究、实践探索、教学改革等专题教学,将课堂讲授、现场体验、情景再现、案例解读、互动交流等有机融合,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学校开展“学习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主题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习、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成为黄河水院人追求的时尚、担负的责任,让黄河文化的基因代代相传,引领代代黄河水院人牢记并担当学校办学的初心使命。
创新劳动教育,把传统治黄技艺文化“传”下来。将传承下来的传统治黄技艺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开封黄河河务局联合建设劳动育人基地,开发“管涌抢险训练”“家伙桩打桩训练”“捆扎柳石枕训练”“铅丝石笼绑扎训练”等特色劳动训练项目,实施劳动技能课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劳动教育进课程、劳模进讲堂和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工程,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培育传承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特色劳动教育高地,培养治黄事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设河南省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国家非遗黄河号子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开展文化协同研创与智慧攻关、黄河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品牌凝练等系列工作。
融合信息技术,让传统治黄技艺文化“活”起来。依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开发“黄河文化”“黄河治理”“黄河生态”“黄河水资源”等4门黄河文化特色课程,利用黄河埽工实训场、VR虚拟实训平台,以及防洪抢险埽工、管涌险情封堵等黄河传统抢险技术和工程测量等独特的实用技术教学,融入工匠精神和创新担当,使独特的黄河防汛抢险技术、治水技艺得以薪火相传。
唱响黄河科技大合唱
让治黄技艺“新”起来
学校以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科技聚集协同科研创新平台为目标,紧贴黄河之需,与企业协作,分层搭建科研平台,组织相关团队深度走进黄河开展相关研究,为黄河的长治久安与河南省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目前,搭建“黄河之星众创空间”国际级平台1个,河南省小流域生态水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黄河中下游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5个,小流域水利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厅级平台17个。参与共建“河南省黄河实验室”,承办以“数字中国——院士黄河行”为主题的智慧黄河论坛,谱写新时代黄河安澜的智慧篇章。
按照“优质资源共享、人才优势互补、科技协同创新、紧缺人才共育”的合作目标,学校与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水资源局共建“智慧水文协同创新中心”,打造行校合作典范;与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黄河明珠产业学院、与大疆创新科技等共建时空大数据产业学院、与南京五十五所共建云智产业学院、与华为公司共建鲲鹏产业学院,打造校企合作典范。
黄河水院对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等顶尖研究机构和高校,建设“智慧水利应用技术研究院”和“黄河工程安澜医院(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先后承接赵口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义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开封市“一渠六河”连通综合治理、兰考县农业开发等200余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业务。在引黄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向持续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成果在商丘引黄灌区、开封引黄灌区等多地推广应用,有效地降低了灌溉用水量和农业生产成本,引导农业逐步向优质、高效、节水、增产型发展。通过研发和推广使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13套黄河水文泥沙监测设备、4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技术,取得了12.74亿元社会效益,有效地支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
精准服务地方治黄事业发展,按照开封市“三区一基地”战略定位,学校与开封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推进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支持开封“一渠六河十湖”生态文明建设。对接开封市黄河流域、黄河滩区水生态文明规划,按照“黄河之殇、黄河之治、黄河之耕、黄河之光”功能空间布局整合资源,建设智慧水利应用技术研究院、开封市水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统筹黄河大堤、饮用水源地、城市水系规划,为推进87.5公里沿黄生态廊道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唱响水利职教大合唱
让示范职教集团“强”起来
学校牵头成立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已经形成了“政府给力、行业指导、校企主体,多元动力”的政、行、企、校“四元同构”行业型职教集团办学模式,集团健全运行机制,保障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开展,有效落实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引领中国水利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2020年10月获批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单位。
学校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建立黄河流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促进流域职业教育深化综合改革、拓展办学空间、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质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学校牵头成立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及国家军民融合重大工程领域开展合作,促进供需对接和资源共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推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及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发展。
唱响黄河生态大合唱
把黄河源头和黄河生态“护”起来
学校立足黄河源头水利建设管理和水生态保护,聚焦高端水利人才培养,对青海省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职业培训。学校整合教学资源,立足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本土化和专业化导向,不断创新培训机制,开设专业基础课,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设置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民族一家亲”等特色课程,通过实地参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参与工程监理、测量勘察等实际工作等实践教学,使学员所学知识和技能更接“地气”,为解决黄河源头保护工作中的难题奠定基础。
开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治理”高级研修班,服务河南省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才(兼职河湖长)知识更新工程,采用专家报告、专题研讨、学术交流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从人民治黄事业、黄河文化,到黄河治理、生态保护工程,全面提升学员素质和能力,为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已成为学校“双高”建设与中长期发展蓝图中浓墨重彩书写的“奋进之笔”,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水院强音”也必将唱响大河上下、国内国外,成为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