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上买球(中国) > 学校新闻 > 正文

水利部人事司司长侯京民莅临我校赞比亚大禹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 作者:对外联络与合作处 姬尧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2/14 18:09:14 责任编辑:郝迪婧     审核人:王靖]

当地时间12月11日,水利部人事司司长侯京民在水利部人才与培训处处长唐晓虎,农水水电司副调研员张翔,办公厅主任科员刘磊,国际小水电中心副处长董国锋的陪同下,莅临我校赞比亚大禹学院,就国际化水利人才培养、大禹学院未来发展进行调研。水电十一局非洲分局党委书记张涛锋,我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卫东陪同调研。

 

我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卫东向侯京民司长介绍大禹学院情况

 

侯京民司长与大禹学院师生进行交流

 

座谈会现场

侯京民在大禹学院考察了学生正在进行的实训项目,向教师了解实训项目组织情况,向管理人员了解生源分布及学生就业情况。在实训车间,他饶有兴趣地坐在电焊专业学生自己焊接的小铁凳上,与赞比亚学员围坐在一起,询问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电站施工营区,侯京民听取了校、企双方关于赞比亚大禹学院开办、运行情况的介绍。他对企业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中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以及海外事业的发展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对学员们全部通过TEVETA(赞比亚国家二级技能考试)理论和实操考试表示祝贺,并亲切地勉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提升技能,为赞比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对大禹学院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他指出,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校与水电十一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造性地开办了大禹学院,既解决了企业国际工程项目本土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又为工程所在国培养了大批本土化水利水电人才,可谓是一举多赢。大禹学院的办学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重要指示的积极探索,符合中央职教改革关于校企双元育人的要求,符合中非合作论坛关于为非洲培养更多实用人才的要求,是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人才培养新路径,对解决非洲当地人才短缺,推动非洲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校企加强与水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整合资源,打牢根基持续发展,把中国理念和中国标准传授出去。在谈到大禹学院未来发展时,侯京民指出,大禹学院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依托国外水电工程并结合项目开展教学,水利特色鲜明,形成了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他要求,水利部人事司要积极支持大禹学院建设,推动国际化水利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张涛锋介绍了水电十一局的发展历程、国际业务“三步走”战略、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建设情况以及今后非洲区国际化工程项目发展展望。他结合非洲特别是赞比亚业务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水电十一局在开展国际化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联合我校开展技能培训,培养本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做法及成效。

王卫东介绍了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国际化办学成效、以及赞比亚大禹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提出了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水电“走出去”的战略构想,即发挥学校职教优势、集团优势和专业优势,携手国内知名水电企业,依托海外工程项目打造联合办学共同体,推进政行企校深度融合,为企业海外发展和工程所在国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他分析了赞比亚大禹学院教学、管理、运行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大禹学院未来发展的前景与展望——即拓展“1+N”中外分布式办学模式,建设“1+N+M”分布式大禹学院(1个国内大禹学院总部、N个海外大禹学院分部和M个海外水电工程项目教学部),将大禹学院打造为政行企校深度合作的典范和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靓丽名片,为中国水电企业国际工程项目民心相通提供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提供新的模式。

赞比亚大禹学院位于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施工营区,由我校与中国电建水电十一局共建,旨在发挥双方优势,为水电站施工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型人才。自2017年双方合作,学校先后选派4批共14名“双语双能”骨干教师到学院任教,累计培养赞比亚籍学员349人,这些学员绝大多数受聘到电站工地,成为项目正式员工。目前开设有工程测量、材料试验检测、电工、电焊4个专业,在籍学员60人,学习时间6个月。学院自成立以来取得的办学成效,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摄影:对外联络与合作处  姬尧)